新昆明滇池论坛IT昆明网缘网语回味园 → [转帖]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半日闲谭)


  共有5054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半日闲谭)

正文字号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km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965 积分:26766 威望:0 精华:62 金币:52 点券: 注册:2013/7/26 10:01:00
[转帖]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半日闲谭)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1/23 10:23:00 [只看该作者]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cj.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每个人都是一个传奇(半日闲谭)

舒翼

 

 

 

《 人民日报 》( 2016年01月23日   12 版)
 

如果要选出近两个多月来京城最受关注的演出,韦伯经典原版音乐剧《剧院魅影》一定名列其中。十多天前,这部音乐剧正式结束了它在京城舞台两个月的驻场演出。两个月里,它在这座城市收获了热烈的反响。“魅影”,一个藏在巴黎歌剧院的幽灵,一个戴着面具的音乐天才,因为丑陋的容貌而深深自卑,甚至一步步走向毁灭的深渊。当深情的音乐响起,“魅影”独自吟唱起那告白心声的咏叹调,人们怎能不为这个才华横溢、渴望着爱,却又自卑怯弱的传奇天才和痛苦灵魂而感动、叹息?

舞台下坐着的观众,现实生活里的很多人,大概都有过与“魅影”同样的情感。厌恶自己天生的某种缺陷以及不完美,总纠结并苦恼于自己的平凡,而羡慕甚至嫉妒别人的人生。殊不知,其实每个人本来就是一个传奇。

“传奇”一词,比较早的似见之于晚唐小说集《传奇》,后来“传奇”被认定为一种文体,作为唐人文言小说的通称;在文学史上,常有唐传奇、宋话本、元杂剧、明清小说的说法。到了近代,作家张爱玲更有一本有名的小说集,就叫《传奇》。不过,在唐传奇的篇目里,大多数讲的还是神仙鬼怪的故事,而到了张爱玲这里,所谓的“传奇”便已是芸芸众生、凡夫俗子的悲欢离合了。

所以,真正的传奇是什么呢?是人,是大千世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人的“平凡人生”里,从来不缺少传奇。

讲述平凡人生的传奇,是影视剧里经久不衰的一种类型。譬如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部名为《渴望》的电视剧,就曾引发了万人空巷的收视热潮。而我至今仍记得的,是十多年前一部叫做《空镜子》的电视剧,讲述了关于北京城一个普通家庭里一对姐妹的人生故事。剧集的镜头构成,是马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是公交站台的等待和聊天,是冬天里划过蓝天的鸽群,是北京的老胡同和四合院,是带着京味儿的人物语言……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北京这座城市的部分印象就来源于这部电视剧里所描绘的场景。在如今被神话剧、宫斗剧、偶像剧、谍战剧等各种“年度传奇大戏”统治着的热热闹闹的荧屏上,这样静水深流、朴素动人的剧作不多见了。但可以相信,只要出现了就一定还会赢得观众,因为它呈现的是最真实的人,打开的是最饱满的人生。

据说在出版界,当下出现了一个新的出版热点,“素人”出书。即指那些没有任何出书经历、没有任何知名度的作者,向读者们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故事。前两年,《平如美棠——我俩的故事》一书的意外走红便是一例。书中,八十七岁的饶平如先生画下了他和已去世的妻子毛美棠,从儿时初始到结成夫妻到分居两地到老来相守,携手共度坎坷一生的故事。饶先生只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这本书有关一个普通人的记忆,是最美丽的平凡,却又颇为荡气回肠。

还有一本与之相似的书《乱时候,穷时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作者姜淑梅奶奶六十岁才开始识字,七十岁开始学习写作,出版这本书时已经八十岁了。她写下自己一生亲身经历的故事——“乱时候”的“济南城的枪炮声”,“穷时候”的“挨饿那两年”,“家里人”的“俺娘”“俺爹”……堪称一部“平民中国史”。仔细想来,每个家庭、每个家族里,一定都有这样一位“姜淑梅奶奶”。他们不是离家出走的新青年,不是牺牲生命的英雄,他们进不了历史的辉煌名册,只能作为群像而存在,但,他们代表的却是大时代背景下另一种真实的人生。读了他们的故事,谁说平凡人生就没有传奇?

其实,每一个人本来就是一个传奇。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副刊(12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1/23/nw.D110000renmrb_20160123_2-12.htm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