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滇池论坛我爱昆明金融昆明 → [转帖]严防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


  共有71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严防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

正文字号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km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965 积分:26766 威望:0 精华:62 金币:52 点券: 注册:2013/7/26 10:01:00
[转帖]严防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  发帖心情 Post By:2016/8/4 15:35:00 [显示全部帖子]


 

原标题:严防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感言)

 

 

 

《 人民日报 》( 2016年08月04日   11 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国务院参事 夏斌

 

金融调控监管制度创新迫在眉睫。对金融产品的结构特征,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要严防少部分金融机构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

        

由金融天生内在的不稳定特性所决定,金融调控监管必须与产品创新相适应,否则产品创新不利于经济稳定。目前中国理财市场尤其是P2P行业乱象不少。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金融调控监管制度的创新迫在眉睫,这对稳定当前的经济而言尤为重要。

从金融产品本身的阶段性看,在不同的阶段,同一个产品,其意义和效益是不一样的。

目前,面对国内银行不良资产增多的压力,很多市场人士考虑成立资产管理公司,把不良资产打包处理,并且大谈2002—2003年四大行改革处置不良资产的经验。那时候的金融技术可以学,但是一定要清醒,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效果往往不一样。

今天,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下行压力,意味着有些资产价格可能还会下跌。对于同类不良资产的处置,曾经的高回报率在今天就可能很难实现。

微观金融企业要明白这个道理,宏观监管机构更要清醒地关注:

第一,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转让、出售,一定要坚持严格的市场评估原则,政府不能干预。

第二,对于金融机构将不良资产打包、或搭配其他金融产品,以理财、信托的方式或者通过同业市场销售给老百姓的,更要密切关注、加强监管。对金融产品的结构特征,要有充分的信息披露,要严防有些金融机构把风险偷偷转嫁给老百姓。现在P2P行业发展中已经有很多教训。不能从经验出发,用固定的“预期收益率”忽悠老百姓。必须认识到,同一个金融产品,在不同的经济历史周期,其投资回报率可能是不一样的。

从金融发展大环境看,金融产品发展必须要有金融调控监管制度的配合,只有相应的调控监管制度到位,金融产品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本报记者 欧阳洁整理) 

 

 

 

 

文章转自:人民日报--经济(11版)  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tml/2016-08/04/nw.D110000renmrb_20160804_2-11.htm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