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滇池论坛IT昆明网缘网语回味园 → [转帖]大学同学聚会杂谈


  共有5462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大学同学聚会杂谈

正文字号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河东石子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版主 帖子:266 积分:3784 威望:0 精华:10 金币:0 点券: 注册:2014/5/14 11:54:00
[转帖]大学同学聚会杂谈  发帖心情 Post By:2015/6/20 10:17:00 [只看该作者]


 


txjh.jpg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南岳耕夫   发表于 2015-4-16 11:48:31 

 

今早同学来电“五一”毕业三十年聚,受部长委托赋诗,可惜自己才气不华丽、底蕴浅薄,写不好。因此,只能写一篇杂感交差。

此刻,我安静下来,闭目体悟思索探究一番知天命之年的同学情谊。

一,同学为什么格外受重视?

也许,当我们不大朝前看的时候我们就往后看,而后看的记忆中最灿烂的是读书阶段,尤其是经过拼杀改变了自身命运的大学,于是,在自己美好体验的光辉照耀下,同学的情谊格外光鲜起来。

也许,距离产生美,同学天各一方几乎没有利害冲突,而同事则多有掣肘扯后腿之拥挤纠纷,家人也有牙齿咬舌头的时候。

也许,归属需要与认可需要,刘邦说过:富贵不回乡犹如景衣夜行;可见,那些当年不出彩现在找到了“自信”的需要老同学“刮目”相看,那些当年本来就突出现仍优秀的也仍然需要继续获得大家认同,那些“不怎么有安全感”的确实需要在同学里找到依赖甚至支持乃至保护(这一点很重要)。

也许,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毕竟同学有共同的成长背景,因而更容易找到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语汇、共同的习气、共同的思维。

也许,抱团的需要,同学因为彼此更熟悉且群体舆论的约束力更直接,更容易开展工作事业的合作,或生活娱乐的合伙,做事更放心、玩乐更称心;随着年长,同学更愿意彼此抱团取暖、一起舔毛捉虱。

也许,完形心理,例如,一个未闭合的环,我们倾向于将其合拢。同学几年当年总会有些“未画完的圈圈”,因此,这些没实现的“圈圈”总会在心理上维系着同学之间的关系;也许,这种永远合不拢的“环环”是同学间永远会具有亲和倾向的不竭动力;有缘,非有缘,故名有缘。

二,如何发展同学情谊?

上面的心理分析将同学关系上的诗意冲淡了,但我坚信,同学们的缘分仍然值得好好珍惜;有的时候,仍会“老夫聊发少年狂”,仍会感慨“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仍然能够也应该发展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好局面:即,互相尊重上面分析的每一种需求、互相满足上面的每一种需求。因此,我做如下建议:

第一,多聚会,聚会自由组合,或三五人或七八人或全班人,形式场地不限,基本奉行AA制,当然欢迎提供“吃大户”的机会,聚会要各取所需、各得其乐;

第二,每人每月必须在QQ群、微信群冒泡一次,两月以上一次言也没发的,其他同学在群里一起呵斥一次。

我们班在曾同学的组织下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们的“大户”同学也做出了杰出贡献,对困难同学和病故同学家人也给予了真诚的人情关怀,同学们对我也多有帮助、关照和鼓励,我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动、感谢、感激、感恩。

我期待也相信:我们班同学的友好关系今后一定会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哲学与心理学版 版,详细出处参考: http://bbs.pinggu.org/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667033&page=1&fromuid=73088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