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滇池论坛印象昆明记忆昆明 → [转帖]历史真实性的苦恼


  共有8688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历史真实性的苦恼

正文字号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km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965 积分:26766 威望:0 精华:62 金币:52 点券: 注册:2013/7/26 10:01:00
[转帖]历史真实性的苦恼  发帖心情 Post By:2014/4/29 17:08:00 [只看该作者]


作者:拾贝壳的男孩

什么是历史?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的问题,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说:“历史是胜利者的宣传。”我们可以想象得到,胜利者为了维护自己的胜利,彰显自己的胜利而不得不宣传“胜利者的历史”,而在这样一种胜利者的历史中,失败者就是“失败者”,他们一无是处。从这句话中,我们就看出了历史的虚伪。我们在怀疑,怀疑我们获知的历史是真实的吗?如果它不是真实的,那么获知历史对于我们来说,还会有什么意义?我们也更有理由对于自己已经获知的历史将会为自己带来错误的判断而感到不安。
      如果说汤因比的历史定义从政治学的角度来阐释过于情绪化,那么我们就来借助于学究式的词典来解决历史定义的问题。《大英百科全书》(1980版)说:“历史一词在使用中有两种完全不同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指实际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
      这时我才得到了一些启发和安慰,原来历史是由人类往事的事件与行动组成的,他们占据了时间和空间,已成为了已经过去的“存在”,他们显然是真实的。而为了获知他们我们又不得不在现在对他们进行记录,为了从过去的事件与行为中得到启发以指导“现在”又不得不对他们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于是乎,“历史学”应运而生了,这就是百科全书中第二个历史的解释。汤因比的定义是把历史与历史学这连个不同的概念杂糅在一起加以解释了,历史是客观的,而历史学则是基于历史的客观性而表现出的主观性。
      然而,记录历史的又是主观性的人,所以更加确切地,合乎现实的说,历史学是基于带有主观性的记录下来的历史而表现出的主观性。实际上我们所担忧的无非也就是历史的客观性与记录者主观性不可能完全一致的问题,进而研究与描述也就不可能没有问题。而当时间不断放射性推移,我们离完全的一致性就更加遥远,更加困惑,更加迷茫,我们就更加有可能因为怀疑而徘徊。
      笔者对于此在弱冠之际,也着实苦恼了一番,但为了快一些冲出这个阻碍我亢奋地阅读古代典籍的怪圈,却一直在希求一种洒脱,或者说是一种投机取巧的自我安慰。
      既然人是主观性的,记录客观历史的又是人,那么它就不可能达到完全一致,但达到完全一致从科学的角度讲是两条双曲线,我们应该摆脱求全责备的哀叹与完全一致的幻想。其次,人是测量万物的尺度,人们研究历史是为了对于人类有益。如果说“完全一致”不关乎人类的实际利益,那么追求完全一致也就毫无意义,而实际上笔者认为因为没有“彻底地”完全一致而使我们得到误导的情况是少见的,所以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忽略。再次,人虽是主观的,但人也具有能动性,我们在阅读、研究历史时,我们更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去努力甄别,洞察历史的真实,我们就无形中增加了闪动智慧光芒的机会,我们何乐而不为?对于那些出于故意歪曲历史的行为,一方面破绽必然摆出,我们可以比较轻而易举的甄别;另一方面也不容许这样的人随意歪曲,作为一个历史工作者应该还给历史本来面目。
      而可笑的是,当我们在指责历史的不真实性时,我们在看待历史时,我们也具有主观性!所以我们应该“谨闭贵口”,努力学习,希望主观与客观尽量一致,积极地去学习、看待历史,而不是消极的逃避历史,应该说主观也有个性的美感和思辨的光芒,我们是不能一概否定的。

 

文章转自: 人文历史 -> 历史分区 -> 煮酒论史   http://club.cul.sohu.com/history/thread/!a45552c69fcc7f50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4/29 17:37:43编辑过]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