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昆明滇池论坛我爱昆明企业人群 → [转帖]招投标陷阱


  共有4051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转帖]招投标陷阱

正文字号  1楼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xkm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超级版主 帖子:1965 积分:26766 威望:0 精华:62 金币:52 点券: 注册:2013/7/26 10:01:00
[转帖]招投标陷阱  发帖心情 Post By:2021/12/27 11:35:00 [只看该作者]



招投标陷阱
佰中标讯 2021-12-27 11:02





招投标有哪些陷阱?对任何一个想要发展的企业来说,投标都是绕不过的一个坎,参与的项目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投标的困难。于是对我们来说,找到能够少走弯路,多得中标的捷径自然是最好的,下面说讲一讲招标中的问题。
第一现象:资格审查不严格,“粗制”影响公平。

实际上,缺乏严格的评审是投标文件的一个普遍缺陷。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编制招标文件时,采购商没有考虑周全,忽略了条款的细节设置;另一方面,一些采购商故意把这一条件写得模棱两可,暗示某一供应商中标。无论上述两种情况基于何种原因,都很容易导致某些供应商在投标文件中出现“擦边球”行为。

第二现象:资格审查和符合性审查不明确,“张冠李戴”现象屡见不鲜。

因为资格审查和符合性审查要审查的时间、内容、主体不同,为了保证文件的密封性,一般要求将材料分别装入两个文件中,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收到混杂不清的材料。另外,有些工程投标项目会收到数千份投标文件,有些材料是有密封要求的,有些混杂的文件无法拆封,而且材料也是不合格的,这样就会导致评审不符合资格要求,投标无效。

那如何才能区分这两种评估?资格审查是指根据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中的资格证书、投标保证金等进行审查,以确定投标供应商是否具有投标资格;资格审查是指根据招标文件的规定,对投标文件的有效性、完整性和响应程度进行审查,以确定响应是否符合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除二者内容不同外,对二者的审查主体也不同。评审会由采购人或采购代理机构组成,评审会由评标委员会组成。由于链接不同,两个审查的时间也不一样。招标文件一旦混和搞错,从环节、内容、主体上就会出现混乱,投标无效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第三现象:加分或成为隐形的“门槛”

附加条件一直被认为是投标的“附加红利”,附加条件是对投标者的行业影响力、资格的鼓励和认可,对中标结果有很大影响。在对多家中介机构的采访中,记者发现,这些“附加条件”就是他们常说的容易产生偏差的地方,他们几乎都同意,附加条件被列入招标文件会有影响市场公平的风险,也容易引起质疑和投诉。

第四现象:付款时间有“诡计”

当招标文件中没有注明付款日期或付款方式,供应商在阅读招这些信息是时,一定要谨慎,特别是对小企业来说,这主要是担心年初的招标项目,其付款时间可能是年末,甚至是较长的分期付款。如投标文件中不保证付款日期,则还可能存在拖延一年或更长时间的付款风险。中小企业是不能承担前期投资的,更何况是那些采用贷款等融资方式的供应商,他们更不能承担前期投资。

实际上,“延迟”付款相当于对投标人设置了无形的“门槛”,而这种“门槛”正是一些指定供应商的通过票。换句话说,当大多数供应商因为无法承担前期融资成本负担而被迫放弃投标时,指定供应商就可以“大肆宣传”。标书在付款日期和付款方式方面对指定的供货商可能比较宽松,而且那些受限制的供货商也不知道。

第五现象:会同一条款重复使用。

围标串标是屡禁不绝的“顽症”,行业内也总结出多种方法帮助投标人练就一身“慧眼识金”的本领,但有些暗含的不公平条款并不是一目了然,比如有的招标文件中将资格审查条款重新作为评审环节,而此类“陷阱”往往被人忽视。

第六现象:难以找到验收环节标准。

验收是对采购项目的最后一道把关,验收的标准和问责缺乏严格,采购人或代理机构同样会落入“陷阱”。例如,某项采购项目的型号和参数不符合采购项目的要求,但由于招标文件中没有详细说明验收的具体内容,验收人员与验收内容是否相符等具体操作要求,一些供应商也会利用这些漏洞。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