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决不做谣言的传播者
发表时间:2016-01-20 来源:海淀文明网
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1月20日《人民日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微博、微信等新型自媒体的兴起,在给人们之间相互交流带来便捷的同时,也给谣言的传播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而这几天,一则江苏泰州一名36岁监考老师突发疾病在教室死亡的消息,通过一位家长的朋友圈散发发酵后,诸多的网民给学生扣上“冷漠”的标签。而事实上,这则消息并非是事情真相,但在自媒体广泛传播后成为了谣言,让全社会对该学校及其学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攻击,造成极为不良的影响。而在对学生感情“冷漠”和学校是“造分机器”进行谩骂的群体中,必有为数不少的党员干部。
谣言猛于虎。谣言的传播如病毒复制一样,即便是我们的党员干部是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不经意间”中充当了谣言的传播者,所造成的谣言扩散的作用也是更大,破坏力更强。“三人成虎”的规律说明,谣言几经流转、添油加醋、以讹传讹,往往会变得更加煞有介事,更具欺骗性、破坏力、杀伤力。党员干部如果不自律、不自警,头脑缺根弦,口无遮拦地当起谣言的传播者,实际上等于在为虎作伥,沦为害群之马。为此,全体党员干部都应学会辨别消息的真伪,用理智的头脑和思维,坚决对谣言说“不”,才能带头营造起良好的社会风气。
要勇于对谣言说“不”。在谣言面前,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信谣不传谣,要坚定信念、严格自律。一是站稳政治立场,对于社会上的谣言行为善于识别、敢于斗争,勇于说“不”。不做谣言的始作俑者,不做谣言的传播者,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二是强化责任意识。除了不传谣,不信谣外,还要担负起和传播谣言的人作斗争的责任,弘扬正能量,有针对性地做谣言的制止者。
要善于对谣言说“不”。俗话说“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一方面,打铁还需自身硬,唯有多学习、多思考、多分析、多调研,才能分清谣言是非,才能理直气壮地对谣言说“不”。另一方面,学会智慧,才能对谣言说“不”。面对谣言,不是简单的对抗,处理得好就会让谣言止于智者,处理得不好则会产生以讹传讹更加严重的后果。必须建立在事实真相基础上的科学判断、深思熟虑、理性表达、纠正谣言。不论谣言说得如何活灵活现和天花乱坠,只要讲求方式方法,摆事实、讲道理,相信谣言会止于真理。
要乐于对谣言说“不”。事实上,很多谣言是经不起分析与驳斥的,但很多时候拥有权威话语权的职能部门往往在谣言面前保持沉默,不出面进行澄清与正面宣传。特别是在党员干部队伍里,有一些党员干部政治敏锐性不强,缺乏危机意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一知半解,面对谣言不仅不闻不问,甚至热衷于传播政治谣言、小道消息。党员干部是党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党员干部参与造谣传谣,危害更大,破坏力也更强。对此党员干部应该自律,自警,发扬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本性,勇于担当,与错误思想作斗争,主动告诉公众真相,积极维护党在群众中的良好形象,维护党的尊严,绝不能够造谣传谣。
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不信谣、不传谣,这是检验党员领导干部党性党风党纪的基本要求。历史表面,突发事件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是“小道消息”滋生的旺季。党员干部唯有强化“底线”思维,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谣言“病毒”的抵抗力,擦亮自己的眼睛,坚守党的纪律,切忌不负责任地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地编造传播各类谣言。同时,纪检监察部门和政法部门要严肃查处党员干部队伍中的造谣者、传谣者,对于那些信谣传谣、热衷“小道消息”的党员干部,绝不姑息,查处一个、震慑一批、教育一片,彻底斩断谣言“病毒”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得到传播的路径。(林志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22/4/13 16:08:34编辑过]